如何判断月经量少,正常月经的七个标准要记住。
月经是女性的正常生理反应,也是衡量女性健康的标准。但是月经会有异常,女性月经少就是其中之一。
经期少的症状.
1、血虚型:经血颜色淡,无血块,月经来潮时女性伴有头晕、心悸无力、面色发黄、下腹空坠感等症状,舌质颜色比正常人浅,脉象细。
肾虚型:经血色淡红,甚至暗红,质稀,月经来潮时伴有腰酸膝软,脚跟疼痛,头晕耳鸣,夜尿频等症状,舌色较正常人暗淡,脉象较弱或较晚。
血瘀型:经血色紫黑色,有血块,常伴有小腹胀痛,当血块排出后,腹痛症状会减轻。舌色呈紫色偏暗,或有小瘀点,脉象细或弦涩。
痰湿型:经血色淡红,质粘如痰,多见于肥胖女性,常伴有胸闷、恶心欲吐等症状,舌质淡红,舌边见齿痕,舌苔白腻,脉象滑。
月经量少。
月经周期基本正常,经量明显减少,甚至点滴即净;或经期缩短不到两天,经量较少,均称月经过少。
正常月经量为20~60ml,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,超过5ml为月经过少。
5ml的量还是不好估计的,我们可以这样估计一下,如果一条日用卫生巾的表面被浸湿了,说明出血量已经超过5ml,那么月经量就不算少了。
月经少检查。
荷尔蒙水平高低,是了解体内荷尔蒙水平的主要方法,有无异常,测试血清即可知道。最好在经期的第三天进行检查,如果不能在此时进行检查,应注明检查时间,因为检查结果因时间而异。做好相关疾病的诊断。
2.测量基础体温,可以反映是否有正常排卵,黄体功能是否正常。方法简单,不用去医院就能诊断出一些疾病。
3.如有低热、咳嗽等异常,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血沉检查,以消除结核的可能性。
4.如果流产后月经减少,应进行b超检查,看是否有粘连,子宫内膜是否有问题。
如有疑问,也可采用宫腔镜检查,了解子宫状况。
正常月经的七个标准。
月经初潮年龄:女性一般在13岁左右月经就开始来潮,到49岁左右就会自动关闭,持续35年左右。这段时间除妊娠和哺乳外,月经通常是一个月一次,信而有期,所以叫做月经。
月经来潮时间:又称经期。指经血来潮的持续时间。一般人应该是3~7天,大多数人应该是4~5天。如果突然出现经期缩短至1~2天或延长,应考虑是否有月经不调等疾病。
3.月经周期:月经周期为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为28天,偶尔提前或延迟7天是正常的,所以正常月经周期在21-35天之间。
4.月经质量:指月经的性状。正常情况下,不稀不稠,不易凝固,无明显血块,无特殊气味。如果月经血粘稠,或者稀疏如水,或者夹有更多血块,要注意是否有子宫肌瘤、贫血等疾病。
月经量:一般约50毫升。但是也要根据体质、年龄、气候、地域、生活条件,月经量会增减,只要30到100ml属于正常生理范畴。如果月经量不在这个范围内,就要考虑月经病。
6.月经颜色:正常经血一般为大红色,开始颜色较浅,然后逐渐加深,最后变成淡红色干净。
伴有症状:经期盆腔淤血和子宫出血增多,会有下腹和腰背下坠的感觉,待经期排出后,这种症状会减轻。但是如症状较明显,如痛经、经前水肿、经期情志异常等,均属病态,应及时就医。